客体的延续性的问题--以及对育儿的启示

2024/02/28 admin 158

客体的延续性的问题


物体持久性实验:实验用来观察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够认识到某个物体并没有消失,只是被遮挡住了。从实验可以看到,只有等孩子长到一定的年龄(从4-7个月开始有物体持久性的意识,但每个孩子可能不尽相同)才能发展出物体持久性的能力。当孩子太小的时候,对他们来讲,玩具、父母、宠物等只要看不见,就等于不存在。下面有两个视频可以看到这个有趣的实验

 

这是一个物体持久性(object permanence)实验失败的视频

https://youtu.be/rVqJacvywAQ?si=H7unJchtsURAojUk

 

这是一个baby 6个月大(视频前半部分)和13个月大(视频后半部分)时做的物体持久性(object permanence)实验

https://youtu.be/Hvp4BLFixCw?si=N983kIQvsVLbXYdD

 

这个实验的心理学意义是什么?或者说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怎样做才更有利于孩子心理的发展呢?在孩子没有发展出物体持久性的能力之前,父母应该尽量地少地和孩子分离,因为当他看不到父母的时候,他们会觉得父母不在了,会影响他们安全感的发展。这也是依恋关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你想成为孩子最重要的人吗?其中一个要注意的就是要经常在孩子身边。这貌似浅显的道理实际上是有科学的生理和心理的基础的。经常留在孩子身边,经常在孩子眼前出现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做到的,不少的父母觉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交给谁带都是一样的,对此并不重视。

当然安全感的形成和依恋关系的形成受多种复杂的因素的影响,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物体持久性这还是物理存在的物体认识。那么对于更复杂的事情,更抽象的事情的理解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孩子第一次去幼儿园的时候,很多孩子都哭得很厉害,那是因为,除了对新环境和人但不适应之外,他们会觉得妈妈如果离开的话就不会再回来了,妈妈要抛弃自己了,所以有分离焦虑或恐惧。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当他们(通过经验的学习)知道每天妈妈(或者爸爸、爷爷/奶奶等)都会准时来接自己,加上对幼儿园环境等熟悉,他们就不哭了,每天早晨都会高高兴兴地进去幼儿园,还会主动跟妈妈挥手再见,因为经验使他们知道和妈妈的分离是暂时的

 

那么一个人长到多大才能理解到,一个人即使长久不在自己身边,也能理解并且笃定地相信自己所爱的人心里仍然装着自己?一个成人都能够理解儿行千里母担忧,知道自己即使在千里之外,妈妈心里也是爱着自己的,但是一个小孩子,小小孩子,可能无法理解。所以当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长期地和母亲/父母分离,很可能会让孩子感觉到被抛弃的孤独感和无助感,进而会影响其内心的安全感和对自身的可爱感(Am I lovable?) 的疑问。长期和父母分离的孩子,内心会留下一个黑洞或者虚感(void),在今后的生活里可能想通过各种方式来填补这个爱的缺失,但您知道的,黑洞是无法填满的

有些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有爱心的替代照料者是可以给予弥补的,根据弥补的程度不同,孩子长大后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那么都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呢

 

一种表现形式是跟很多人建立联结,这是一种比较积极的表现方式。在人际关系中主动、热情、关照、善解人意,是那种希望我把你放在心里,时间长了,等关系建立起来了,你也会把我放在心里的那种。这样就满足了被人关爱的需求。比如成为“热心大姐”,成为诲人不倦的良师…也有可能成为治疗师/咨询师.

 

一种表现形式是特别地粘人,同时又强烈地害怕被对方抛弃。比如,有个女孩子成长过程中几乎没有过持续地依恋客体,当她遇到一个很温暖、支持、宽容的室友后,对室友产生了强烈的依恋(不是同性恋关系)。当室友回国探望父母的时候,她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分离焦虑,天天坐立不安、以泪洗面,每天和室友视频几个小时也不能缓解她难过的情绪,最后自己买了张机票回去找室友去了

 

另一种形式则和人非常疏离,特别不愿意和人建立亲近的关系。这是因为他们害怕再次受伤,害怕建立关系后关系破裂或分离的痛苦

 

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对所有的人都存有敌意,因为他们再也无法相信任何人,感觉人们都是来伤害自己的潜在对象,都心怀鬼胎别有用心

(FW, 2/28/2024)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