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笔记3

2023/11/29 admin 226
【Daily Note】11/28/2023 舌尖上的乡愁

 

图片关键词


可能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踏上故土(故乡,以及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会花空心思地去寻找曾经去过的餐馆、美食街,再去体验一把,或者一定要吃当地特色的饭菜或小吃。在千里之外,甚至异国他乡,如果看到一个餐馆有故乡的风味,也会欣喜若狂,一定要尝一尝。


有人说这是肠脑轴(gut-brain axis)效应。肠脑轴是一个很新的理论,认为消化道的菌群是大脑和消化道沟通的桥梁,肠子里的菌群影响着肠道内分泌的分泌,而内分泌激素进入血液,循环到大脑,影响大脑的功能。所以,认为肠子影响大脑思考,进一步影响人的健康,包括心理和精神健康(这是一个简单化了的肠脑轴解读)。


大脑是身体的中枢 after all。


还有人说脑袋里大脑的样子和肚子里肠子的样子相似,看上去都曲里拐弯的,所以它们一定有着类似的功能,都能够思考(嘿嘿嘿)。


肠脑轴到底是怎样的存在,以及它到底怎样工作,留给专家们进行解释和研究吧。我想(尝试)给它一个心理学的解释,准确地说是一种心理相关的解释。


衣食住行是人类基本的需要,是个体生存不可或缺的。如果算上种族繁衍,那么可以再加上关系和X。衣食住行很普通不是吗?我们每天都需要它们,但它们的不普通就再在于它们的普通和每天都在做这个事实。


就拿吃东西来说,我们的味觉和对食物的偏爱都是在日复一日的过程中形成的,可能味蕾也有印记效应和记忆,小时候吃的东西决定了今后的偏爱。在国外,我经常说自己有个中国胃,连吃两天西餐就受不了,排除万难也要搞点中餐来吃。同理,我们可能有四川胃、山东胃、东北胃等等。外国人也应该有法国胃、意大利胃、日本胃、泰国胃、印度胃等等。


其实呢,食物除了填报肚子延续生命的功能,它还是一种媒介,是我们和故乡相连,和过去的事相连,和故人----家人、朋友、伙伴----以及和这些人的关系相连。而这些人和事以及各种关系中又有多少的喜怒哀乐啊!


如果闭上眼回忆一下,脑子中想象一种你喜欢吃的食物,然后再回忆和这种食物相关的记忆,是不是会有很多的回忆?是不是有点不想停止回忆?

就拿北方人的饺子为例,过年的时候,父母忙活着准备饺子馅、和面、擀皮、包、煮饺子、吃饺子,这一个过程要说多少话?有怎样的情绪?怎样的热闹?有时还有斗嘴、呵斥,咸了、淡了......平平淡淡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生就在烟火气中度过。物质的丰富和匮乏,烟火气和缺少烟火气,幸福和悲伤,希望和绝望,等待和失望,团聚和分离,成功和失败,哪一样没有和食物相关呢?


离家的时候,母亲把食物塞进我的行囊;父母万里迢迢带来家乡的风味。每次回家,都不停地吃,人长胖了,也带回来和家人和朋友团聚的记忆,人生也又丰满一些;而空虚的时候,有时也用食物塞满自己的身体。


我们中国人喜欢用食物招待亲人和客人,吃什么,在哪里吃,都很有讲究。这时候食物的生存功能已经退居其次,它发挥的是社会功能,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发展出那么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吧?


食物和我们的情感密切相关,尤其是爱。


所以,当一种食物下肚的时候,尤其是那些和旧日时光相关的食物,从听到、看到、闻到、尝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唤起相关的记忆和情感(有时在潜意识之中),那么你的情绪也会影响消化道的反应,我们的消化道是一个情感器官,中文里有时用翻肠倒肚来形容一种强烈的负性情绪,英文有“butterfly in the stomach” 的说法,来形容焦虑和紧张情绪。当食物刺激了胃肠道使胃肠道做出了记忆反应的时候,可以给大脑传递了异常丰富的信号,因而影响了你的思考和感受的方向……而这些和肠道菌群有关吗?或许没有多大关系。或许呢……也有关系,就是那些从小养大的细菌可能也偏爱某些食物吧?那么就影响了肠道的分泌和内分泌,以及神经信号的传递,这些又传递到大脑……往复循环,强化再强化......某些食物成了你的最爱,而某些食物看见/听见就恶心。


因此,当你寻找家乡美食的时候,寻找的其实是乡愁。


有时候,当我们终于吃到了心心向往的某种食物之后会感到味道没有记忆中的好吃了,我们就说它味道不正宗。还有人说那是因为小时候食物匮乏,觉得什么都好吃,现在各种美食吃多了自然觉得不如以前好吃了。


我说,也可能是食物虽找到了,但往日不可再现了。


过去那么多年,走过那么多路,经过那么多事,见过那么多人,而有些人走散了,再也聚不到一起了。


(今天和来访谈起食物的意义,有感而发。)


(FW)


【Daily Note】12/4/2023 巧言令色,必有异


图片关键词


事情多的时候就会凌乱了思绪,不知从何说起啦。


结合今天见到的病例就从反社会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ASPD)说起吧。反社会人格,相对于其它的人格障碍,是一种伤害性极强甚至危险的人格障碍。但反社会人格的人极少会出现在治疗师的办公室里,即使他们出现也是因为其他的原因,不会是来矫正自己的人格而来。心理治疗师经常见到的是反社会人格的受害者。


有人认为反社会人格是sociopath的同义词,但我觉得ASPD 是一个umbrella 名词,因为它包括一批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的一系列人格群,是从轻到重的一个谱系(spectrum),包括社会病理(sociopath)、心理病理(psychopath)、严重自恋狂(severe narcissist)、和黑暗共情者(dark empathy)。


一说到反社会人格人们会想到系列杀人狂、纵火犯、动物虐待狂等,因此也许你觉得反社会人格离自己很远吧?其实不是的,在人群中有17%的人具有反社会人格的特征。反社会人格的特征包括没有同情心,不能共情,没有愧疚自责,善于操纵,擅长汽油灯技术(gaslighting)、欺骗、暴力、冲动等等,那么听到这些是不是很耳熟。所以反社会人格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人群中,你的身边可能就有这些人的存在。他们可能带着各种各样的面具,混迹于正常人群,有的还可能“显得”特别地“善解人意”,特别“可信”,而他们的善解人意只不过是他们想要谋取自身利益或利用你的一种表象,他们不能,或者能但不想,感受你的痛苦的。常出现的情况是一个特别棒的人出现在你的生活里,对你特别好,体贴入微,你的拒绝、冷淡都打击不了他的“热情”,用各种方式接近你、感动你,直到得到你的信任或感情为止,等得到你的信任或感情之后,才开始利用你、满足他/她、伤害你,打击你的自信和自尊心,使你感到都是自己的错,而且让你相信你不能离开他/她。他们巧言令色,他们狡黠圆滑,他们威逼利诱,他们狠毒暴力,他们心黑手辣,他们会恩断义绝。如果你做了他/她认为你“对不起”的事,报复起来更是辣手摧花,绝不留情。

(FW)



【Daily Note】12/7/2023 接上期--DSM-5中的反社会人格


(这几天太忙了,听更了两天。提醒自己,要坚持,要坚持,不要犯三天打鱼两天凉网的毛病!其实很希望能有时间把这些天的事情都写一写的。)


图片关键词


下面是世界上现在应用最广的精神病学诊断标准中对反社会人格的诊断标准。简单来说,就是在十五岁之前就有迹象,从十五岁开始就有A类7项中的至少三项,但必须到18岁才能给以这个诊断。如果有精神分裂症和双向情感障碍也不适用这个诊断。

请注意,A类症状中有三项就可以诊断了(当B、C、D也满足的前提下)。


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五版(DSM-5)的定義,反社會人格障礙(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 從十五歲開始,廣泛的「漠視及侵犯他人權益」的思考或行為模式,以下七項診斷準則中至少三項 (或以上):

  1. 不能符合社會一般規範對守法的要求,表現於一再作出侵犯法律或社會規範的違法行為。

  2. 狡詐虛偽:表現於一再說謊、使用化名、為自己的利益或娛樂而詐欺、欺騙、哄騙、愚弄他人。

  3. 做事衝動或不能事先計畫。

  4. 易怒且好攻擊:表現於一再打架或攻擊他人身體(所有一切以傷害他人為目的的動作或想法)。

  5. 行事魯莽,不在意自己及他人安危。

  6. 經久的無責任感,表現於一再無法維持經久的工作或信守財務上的義務。

  7. 缺乏悔恨,羞恥和內疚感,表現於無動於衷或合理化對他人的傷害、虐待或偷竊。


B. 十八岁才能进行诊断。


C. 有證據顯示個案十五歲以前為品行疾患的患者,即通常十五歲前即有行為障礙(conduct disorder,一種持續性的行為模式,此行為模式侵犯他人的基本權利或破壞了社會規範)。


D. 反社會行為不僅僅只發生於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發作的病程中。


比如,一个人,他很擅长说谎、欺骗、耍手段(za qi愚弄他人,故意侵占他人的财产,且没有悔过之心,还想方设法颠倒黑白、陷害别人。这样的人也许没有亲子动手杀人或伤害别人,但他的获得根本不是通过努力工作和公平竞争,为了自己的利益,侵犯起别人的利益来绝无良心的谴责,可能使别人倾家荡产、使别人公司破产、使很多人失业。这样的人虽不是杀人惯犯但他的杀伤力一点也不逊色。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你遇到过这样的人吗?
(FW)



【Daily Note】12/8/2023 暗黑共情(dark empath)


图片关键词


好了,前面两期在讲反社会人格(ASPD),今天可以到真正想要谈的部分了----dark empath (暗黑共情)。


共情是指能够感受别人情绪和需求的能力,我们叫做情感性共情(affective empathy);共情也可以是理解他人思想(mind)的能力,就是理解你的感受和需求的能力,叫做认知性共情(cognitive empathy)。其它的共情类型还有身体性共情(somatic empathy)和灵性共情(spiritual empathy)。一般来说,当我们说起一个人可以共情的时候,就会感到一种温暖的感觉,感觉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粘合剂,可以帮助人们产生情感连结,对建立真正的友谊、爱情、以及各种人际关系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


Heym & Sumich (2022) 用1000个人的样本进行暗黑三角和共情的测试,测试结果分为四组:


第一组为暗黑三角组,占13%,特点是暗黑三角得分高,共情得分低。
第二组的人暗黑三角和共情得分都较低,占34%。成为典型(typical)组。
第三组的人暗黑三角得分低,但共情得分高。占33%。

第四组的人暗黑三角得分高,共情得分也高。为暗黑共情组。


我用一个表说明一下:



暗黑三角得分共情得分
第一组 (反社会组)(13%)
第二组(典型组)34%)
第三组(高共情组)(33%)
第四组 (暗黑组)(20%)


可是,暗黑共情是什么呢?怎么听起来令人不舒适呢?


前两期谈反社会人格是在为这个做铺垫,反社会人格,psychopathy 也好,sociopathy 也罢,还有严重的自恋人格,仿佛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缺乏共情能力,感受不到别人的痛苦。有人提出暗黑三角(The Dark Triad)的说法。


暗黑三角指的是精神病理(psychopathy)、弄权术 (machiavellianism, 所以也叫马基雅维利主义)、和自恋 (Narcissism) 的三种人格特质。叫它们暗黑三角,是因为这三种人格特质都是社交上令人厌恶的行为。后来有人又添加了施虐狂(sadism),并称为暗黑四角(The Dark Terad)。实际上这四个角可以是共存在同一个人身上的,但具体到一个具体的人,这四个角可能不是等角。也就是说某一种或两种特征比另外的特征更加明显。


图片关键词


自恋的特征包括:自大、骄傲、自我中心、和共情能力缺乏等。
弄权术的特征包括:操纵和剥削他人、缺乏道德感、无情、和极端的自我中心等。
精神病理包括:反社会行为、冲动、自私、无情、冷酷等。

施虐狂:从对别人施加身体的或/和精神的痛苦,或者观看别人的痛苦中获得乐趣。


(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类traits,在这些traits等谱系(spectrum)上,从正常到病理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不同。)


那么这些具有暗黑三角或暗黑四角的人如果再有较高的共情能力会怎么样呢?要知道这些人的底色是冷酷无情的,如果他们又有好的把握他人心理的能力,就可以精准地选择他们可以利用和控制的对象,充分利用他的这种能力,了解你的心理,抓住你的弱点,他们所用。


暗黑共情者看上去是情商很高的人,他们凭着对他人心理的精确把握,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让你服务于他,他们会非常殷勤地投喂正好符合你口味的食物,使你感到他就是你的小太阳,知心姐姐,梦中情人,但其实他们的所作所为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鲜少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但缺爱的你却被感动了,甚至心里暗自发誓绝不辜负这么好的朋友、知己、爱人。而这正是他们所要的效果。他们在各类人之间长袖善舞,但他们对你的理解都仅限于口头层面,他们暗黑的冷酷、无情、自我中心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当实现了他们的目的,定会把你一脚踹开,绝不会有任何自责和对不起的内疚感,如果你胆敢质疑、纠缠,使用起毒辣手段来更不会手软。


那些冲动的反社会人格很多都进监狱了,倒是这些披着羊皮的狼混在羊群中,令人难以区分,令很多人受伤。我们psychotherapists 对他们的受害者是不陌生的。


其实他们自己很可能也是心理创伤的受害者,曾经没有被温柔对待。而且即使他们具有长袖善舞的本事也难以交到真正的朋友,得到真正的爱情,所以内心仍然是孤独的。毕竟,真情需要真心换,真正的情感共情才是真正的共情。


如果这些人能够对一个合适的 therapist 给予足够的信任(他们其实难以信任别人能够帮助他们的),是可以从心理治疗中获益的。同时 他们的社会大小圈子都会因此获益。


"Knowing your own darkness is the best method for dealing with the darknesses of other people." —Carl Jung

(FW)



【Daily Note】12/9/2023 关于依赖的动力学之一


  • 依赖和被依赖的关系是怎样的?和过去的经历的关系是怎样的?有人说当别人主动接近她时就开始紧张,产生排斥心理。她并没有社交焦虑之类的问题,相反,她是一个很active 的人,也很健谈。经过了解,她害怕的是别人想依赖她。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她过去很想依赖一个非常亲近的人,但那个人总是表现得非常不情愿,总是抱怨付出了很多,很累。让她感到自己是那个人的负担。所以,逐渐地,依赖就成了一件非常沉重的事情。沉重的事情当然会想回避和排斥啊。所以,只要当别人接近自己,这个排斥反应就自动发生了。


图片关键词


  • 一个人讨厌另一个人的某些特质时候(比如这个人真自私,真自恋),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自己也有这些特质。这叫做投射哦。



  • 当来访者跟 therapist 抱怨某人和自己的关系的时候,可能之一是在表达 ta 对therapist 的不满哦。

(FW)



【Daily Note】12/13/2023 施/受虐的表现形式


图片关键词

 

说到施虐狂和受虐狂,你可能会想到施虐狂是残忍地折磨虐待其他人,而受虐狂是被折磨着还甘之若饴。

但施虐和受虐(虽然不是)以多种形式出现,有的是身体上的施加痛苦,有的是精神上的施加痛苦。施虐和受虐倾向的形成开始于人生的早期,但施虐和受虐也有着关系的成分在里面,有时是试图建立和保持关系的一种方式(虽然不是健康的方式),可以看到对关系、联系的渴望和对失去关系的恐惧。

一个比较显而易见的形式就是性关系中的施/受关系,也就是常说的S/M关系。他们在这样的关系中结合在一起,如果你看过《Fifty Shades of Grey》,你就知道那是一种紧密的关系结合方式。

施虐/受虐的关系可不止这些,还有更微妙的存在。如果你通过这个滤镜(这只是我们看待事物和人际关系的滤镜之一)来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现很多关系都有着施虐和受虐的成分。

比如一个人一直讨好一个难以取悦的朋友;一个人从一个暴力关系走向另一个暴力关系;一个人在一个人人都劝离的婚姻了忍耐(以各种难以拒绝的理由)。这些例子里可能都有着渴求关系的层面。

再比如,有的人本来经济条件很好但是把日子过的非常节俭,吃穿用度都很简陋,东西坏了也不舍得花钱修,自理能力下降了也不舍得请保姆,孩子给请了保姆也给辞退,而且拒绝孩子和他人的援助(其实经济上并不需要援助)和干预。可以通过不同的滤镜来看待他们的生活习惯,比如从艰苦的生活过来的人,不习惯奢侈的生活。当然,艰苦朴素也不是坏习惯。但是,他的状况让孩子感到很虐,心里不舒服,生气、担心、愧疚...很多种的情绪,无法跟他们沟通。他的生活方式是施虐吗?从某种意义上是,因为给孩子施加了精神上的痛苦。他也在给自己施虐,不舒服、不卫生的生活环境、不舒适的衣服、不暖和的被子、不新鲜的和缺乏营养不良的食物。所以,施虐和受虐通常是硬币的两面,同时存在。(请注意:此例子是根据数个案例综合而成)

那么,这个老人在寻求什么样的关系呢?他在表达什么呢?(请记住我们暂且用施/受虐这个滤镜来看)他可能在表达自己的不满;也可能在重复过去的创伤(Freud 的所谓无意识的强迫性重复);也可能用这种方式来更紧地抓住孩子、朋友及其他人,使他们担心自己,来看望自己,就算是来跟自己吵架也强过他们不闻不问;他也使自己有一种道德优势,让人们来赞美、敬仰、佩服;也可能是过去贫困和创伤给他们造成的不安全感在起作用,而且在生命的最后的脆弱阶段愈加感到不安全,使得他们不敢浪费一点点的金钱。会不会是因为某些事而愧疚,需要把钱省下来留给孩子呢?

当然,也许就是简单的艰苦朴素。

如果觉得自己或身边的人有这种情况,去跟心理医生/psychotherapist聊一聊吧。

FW


Daily Note12/15/2023 敏感和自卑


图片关键词

 

有的人敏感多或多疑,有的人性格大条,和很多事情一样,人对事物的感受存在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和天生的气质有关也和人生的经历有关,此处不多谈。

但是,一个不大敏感的人在某一段时间,或者针对某些事突然变得敏感了,那么或许和内心的对某件事情的自卑有关,可能某个人或某些事触发了内心(原来没有觉察到)的自卑有关,比如,身边出现了一个特别优秀或者颇具某种优势的人,使自己有些相形见拙了。

其实敏感多疑的人都可能有些自卑的因素。。。如果深入地挖掘一下的话。但是,如果过于快速地指出某人的病根儿,有些人是难以接受的,并可能触发愤怒、否认、受伤的感觉,必须等待时机,等到来访可以接受的时候再指出来,或者等待来访自己领悟出来。这之前,therapist 只能通过倾听、抱持、容纳等技术,认真地倾听,深度地理解,循循地善诱,无条件地赋能(empower)。

可是,如果一个来访/病人多疑到偏执的程度,是挺难等到那个领悟时刻的。

 

FW)



Daily Note12/16/2023 关于记忆


图片关键词

        

记忆是什么?记忆是可以提留出来的关于过去的信息,是留存在...心里的情感(情绪记忆),肌肉的运动习惯(动作记忆),脑子里的事情经过,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环境、顺序等。当然当事情发生的时间比较久或者印象不是很深刻的事件,记忆可能是比较模糊的。  

还有一些“记忆”虽然我们无法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提取出来,但一直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影响着我们,那些通常是伴有情感的事件和经历。所以,有些事情,理性层面已经很理解,也已经说通了自己,但当被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刺激的时候,那些(创伤性的)情感的东西又会出来影响自己,使自己做出不理性的反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今日的自己很大程度上都是我们的过去塑造的,过去发生时事情,好的、不好的,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以及目睹的,甚至道听途说的事情,我们生活的环境,“大环境”和“小环境”,所处社会的文化,家庭和社会所持的价值标度,接受的意识形态的熏陶,所学的专业和从事的工作,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和一起生活,受过怎样的赞美和褒奖,受过怎样的挫折和挫败…这些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所有,造就了现在的自己。

发生过的事情没有改变的可能, 但和psychotherapist 工作,通过 working through,提高对创伤对自己影响的觉知,是减少过去创伤对现在产生负面影响,并发挥其积极影响的最好的方法。  

今天听来访叙述孩子的事情时,又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Session 过后,我陷入深思,一些过去的记忆也浮现出来。出去做事的时候仍然萦绕不去,想起“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句子。

FW)

图片关键词



Daily Note12/18/2023 The green lady


图片关键词 

今天本来有其它的东西想写的,但是因为偶然刷到一个视频,就想写一写那个 green lady

视频里一个街头艺术家给一个全身绿色的 old lady 画了一幅画像。她的全身绿色吸引了我的眼球,她全身绿色的衣服、鞋子,绿色的指甲和眼影,头发也是明亮的绿色,连眼镜框都是绿色的呢!但更吸引我的是她大大的笑容和 very sweet 的言谈。而她的名字就是 Elizabeth Sweetheart


<iframe width="560" height="315" src="https://www.youtube.com/embed/6rBDjohonrM?si=ARU0-u62bz7rGlEt" title="YouTube video player" frameborder="0" allow="accelerometer; autoplay; clipboard-write; encrypted-media; gyroscope; picture-in-picture; web-share" allowfullscreen></iframe>


Elizabeth Sweetheart 当然不是她真正的名字,她的真正的名字叫做 Elizabeth Eaton Rosenthal。不知道 Sweetheart 这个名字是她自己改的还是别人给她的。

一搜才知道 Elizabeth 可是纽约布鲁克林著名的人物的,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人们都叫她 the green lady (绿女士)。Wikipedia 上有她专有的介绍,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 2015 年就刊登过她的故事。据介绍,她不但喜欢绿色的衣服,她的家里也处处都是绿色,绿色的家具、地毯、餐具、楼梯、门窗、窗帘、床上用品、台灯、视频、浴室、毛巾......。拉开衣柜,她所有的衣服都是绿色的,连内衣也是绿色的。

咋一开始,她的绿色让人感到有些怪异,但她是那么快乐的一个人!她说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在固定在绿色之前,尝试过其它颜色,最后还是最喜欢绿色。她说这可能和她在 Nova Scotia 长大有关,喜欢被绿色环绕。

她在加拿大的 Nova Scotia Bay of Fundy 地区由她的祖父母抚养长大。她本人也是一个艺术家,大学就是学艺术的,1964年搭便车(hitchhike)到了纽约发展。她的工作是画水彩话以及为服装公司设计图案。30 年来,她一身绿色乘地铁上下班,成了一道风景,很多人都喜欢这个快乐的女士,争相跟她合影留念。她说: “很多人和我自拍,但他们都穿着黑色。”

她和你我一样是个上班族,有着普通的家庭和正常的生活,还有一只金毛狗。她曾经想把狗的毛染成绿色被他儿子否决了。

人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我的选择基本上就是黑色和白色,有时灰色。很多职业女性,以及男性,都是这样。说实在的,有时也想尝试一些鲜的颜色,但总是穿上又脱下来,感觉不习惯,出门仍然是黑色和灰色。原因之一是担心别人觉得不够专业,不合时宜;担心人家觉得不符合身份和年龄,实则心里很羡慕人家时髦打扮,恣意任性的人。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呢?

从前在我们的neighborhood 有个可爱的老太太,一头雪白的头发,皮肤也干干净净尽管有一些皱纹,笑容可鞠,优优雅雅地穿着各种粉红色,拿着粉红的手袋,感觉特别漂亮可爱。每每看到她都忍不住想象她年轻时有多美。

她还使我想起以前香港那个喜欢扎两个麻花辫的富豪 lady (忘记她的名字了),也是很有个性的一个人。

在所有的生活里,自由的生活是最可贵的。自由不仅仅是身体的自由,还有精神的自由。这个绿色的 lady,不仅具有精神的自由,还具有做自我的勇气。关于精神自由和勇气这件事上,我们是不是应该向绿色 lady 学习呢?

希望下次去纽约的时候可以碰到这个绿色女士。

FW)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