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尼采哭泣的时候》(When Nietzsche Wept)

2012/01/02 admin 260

《当尼采哭泣的时候》(When Nietzsche Wept

 

 

《当尼采哭泣的时候》(When Nietzsche Wept)本是Dr.Irvin D. Yalom写的一本书,发表于九十年代初期。Dr.Yalm是美国的一个精神病学家和作家,是一个存在主义者(existentialist),在小组心理治疗方面很有建树。 除了专业著述之外,他还写心理小说,《当尼采哭泣的时候》是其中一本,过去看过这本书的介绍但一直都没有读过全书。不过九十年代看过他的另一本小说《Lying on the Couch》。

 

今天看过根据这本书拍的电影,算是做了一趟快车。朋友一再推荐这部电影,我很有兴致地开始看,但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因为本人看电影以娱乐为主,能够娱乐,思想内容可以不挑剔,但如果不够娱乐,思想内容再深刻也。。。达不到娱乐的目的。

 

哦,对了,先介绍一下电影的内容:电影中,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的女友Lou Salome找到当时奥地利著名的医生Josef Breuer,希望他能够用他倡导的但还在萌芽阶段的“谈话疗法”治疗有自杀倾向的哲学教授尼采。Dr. Breuer 当时也正因为爱上他的一个女病人Bertha (即有名的Anna O),与妻子关系疏远而冷淡,拼命地压抑着内心的绝望。为了让尼采接受治疗,他们达成一个协议,即Breuer为尼采提供医学的治疗,而尼采用他的哲学思辨帮助Breuer解脱精神的痛苦。结果呢,他们实际上在进行相互的“心理治疗”(谈话疗法)。电影中当时年轻但后来大大著名的精神分析的鼻祖Sigmound Freud医生也以年轻但睿智的形象出现在剧中,不过他的戏份较少。按说俺应该立即对这部电影大大地感兴趣,且深深地被剧情吸引。谁让咱也是干这行的,不感兴趣对不起咱这职业对不?可这是虚构的的呀,正因为咱对精神分析和哲学也有半瓶子水的咣当,一开始就直呼太不可能,尼采和Breuer扯在一起,还相互治疗,这就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嘛!电影中也常有不可能事件发生,比如外星人成了家里的小狗,但至少你看的时候心里是接受的。但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否定的态度(至少在前一半是抵触的)。而且,俺还为俺的崇拜偶像在电影中作为配角而一直愤愤不平。加上剧中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和现代的我们距离甚大,剧中每个人都行为举止夸张且说一口带有很重口音的英语折磨俺这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耳朵。真不懂导演为什麽要让他们说那一口带口音的英文,难道是为了彰显他们是外国人吗?难道在真实生活中他们说德语也带口音吗?字正腔圆的英文不是显得更自然和符合逻辑吗?

 

但影片精彩和高潮在后半部,尤其是临近结尾的时候。随着Josef向尼采越来越多地暴露其生活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他们两人都进入了“治疗”和“被治疗”的角色和状态,尤其是Josef那些感情色彩强烈的梦境,以及他们对梦的理解和讨论,将影片推向一个个高潮。他梦见自己和Bertha做爱,梦见他央求尼采(梦中的将军)的拯救而尼采却枪杀了他。影片揭示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在貌似完美的生活状态下隐藏的近乎绝望的孤独状态以及对于爱、温情、认可的渴望,这些元素都非一般的震撼着人的心灵,因为几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些东西。影片的后半部也有很多精彩对白,比如(记不清先后顺序了)尼采说当孤独说出来以后就不是孤独了。他说“Nothing is everything.”比如尼采让Josef想像如果他不做任何改变,那麽即使他能够重生,能够一遍又一遍地重生,他每一个生活都是一样的,而他真正想要的生活只能一直存在于他的内心深处。

 

还有一个特别感人的场景,就是Josef和尼采在墓地的那段。Josef的母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去世,他自觉对母亲已经没有多少记忆,但他会每月两次去为母亲扫墓送花。在墓地,尼采发现一个Josef一直没有告诉他的一个事实,即Josef母亲的名字也是Bertha。不仅尼采,他俩都为这个发现而吃惊,因为Josef之前从来没有在意识层面将母亲的名字和那个病人的名字联系起来。这个发现使他们对整个事件有了更深入的领悟。Josef不仅是个渴望爱的人,原来他对母亲的去世一直怨恨不已。“How come she left me?!”Josef呐喊而出!这时,尼采也讲了一个他的梦,就是他死去的父亲从坟墓里出来,将一个男孩带回坟墓。尼采说他一直以为父亲带走的是他夭折的弟弟,后来他才意识到那个男孩其实是他自己,他一直害怕父亲会将他带走。

 

就在今天早上一个人告诉我他昨晚的一个梦。他梦见五彩缤纷的美丽的水晶花和他已经去世的母亲和哥哥,母亲在梦里特别地亲切。他的梦立刻使我几乎流下泪来。逝去的、无法重生的爱,历经经年依然是内心深处的伤痛,其中交织的各种情感真是语言无法表达清楚的。这是,但又不是,题外话。

 

我认为电影的败笔之处恰在结尾,就是Josef通过催眠才走出内心的困扰。我认为Josef通过在墓地那段已经对自己及自己生活的认识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最后的修通,根据Josef本人的理解力来看,完全不必依赖催眠来完成。

 

现实中,尼采是十九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对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想影响很大,但他的思想因为缺乏系统性而受争议。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Thus Spoke Zarathustra)。Lou Salome是个作家,是尼采深爱的一名女子,他们在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但她拒绝了尼采的求婚。尼采的健康一直不好,后来因为精神问题住在精神病院。尼采的父亲是个牧师,在尼采五岁时因脑软化去世,他的弟弟两年后也因病去世。尼采的妹妹是个反犹太主义者。

Josef Breuer和Sigmund Freud是亲密的朋友和同事。他们共同著有“Studies on Hysteria”一书。Ann O是精神分析史上一个著名的神经症(歇斯底里)案例。Breuer对早期精神分析的发展有所贡献,而Freud被公认为是精神分析的奠基人,在精神分析方面著作甚丰。他的思想被认为经典,对精神分析依然有着他人无法比拟的地位,对十九及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Francy Wang 王方

Finished on November 14, 2011 at 2p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