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疗法(talking cure)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21/04/29 admin 723


  今天参加了Mount Sinai Medical Center 的一个网上专题研讨会(Symposium),还是很有收获的,特别是对几个neuroscientists关于大脑和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理论应用的报告特别感兴趣。

 

图片关键词

Dr. Lothane 介绍了精神分析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传统精神分析技术和当代精神分析的关系。他认为“The id is conscious and the ego aspires to be unconscious." 嗯,这个需要体会一下。


神经精神分析师(neuropsychoanalyst) Dr. Solms 介绍了神经大脑功能和临床的相关,以及和本我(id)、自我(ego)能精神分析概念和大脑功能的相关。

 

还有两位neuroscientists, Dr. Koch 和 Dr. Zellner, 也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大脑功能和临床的相关。

 

而最触动我的是Dr. Novakovic 报告案例的panel讨论。这个案例中的病人是一个华裔女孩,6个月的时候和父母分开,交给祖父母抚养。大约两岁(?)的时候随父母移民到美国。五岁的时候,因为患有血管炎,又被送回国内,接受中医治疗。

 

她的血管炎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非常痛苦,喝汤药针灸等治疗对一个孩子来说也是非常痛苦的。血管炎还使她身上留有很多疤痕(包括在她的private part),手指残缺,身体变形。在中国的时候,每隔一个星期就要在两个家庭里替换(报告只说两个家庭,根据我对中国对了解,我猜是在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家里交替居住),并且每周要在两个学校间转换,所以她需要不断地适应生活环境和学校,可以想象交朋友对她来讲多么困难。

 

她直到五年级才回到美国,在学校里因为英语不好和身体状况受到孩子们的歧视和欺凌。在家里,父亲是一个physically & emotionally abusive的人,她的母亲被动地纵容,没有人保护她。她有四个siblings,其中一对是双胞胎。家里人只叫她“big girl” (我脑补了一下,应该是“大丫头” 、“大妮子”之类的,应该不是“大姐”,因为如果是大姐,应该是“big sister"),没有人叫她的名字,她是一个nameless的存在。

 

不叫名字对中国人来说也许并不奇怪,因为在中国很多时候直呼其名反而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比如人们会称老总、书记、主任、老板、经理、大嫂、老李家的、孩他爹/他娘......但这些有的时候,也不免让人感到那些都是功能性的称呼,在别人的眼里,看到的是你的功能和位置,而不是你这个人。所以,是中国人的所谓“尊称”更尊重人,还是西方的直呼其名更尊重人呢?

 

这是一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

 

当然家人叫她大妮子应该不是因为尊重。

 

再回到这个病人,对了,她的名字叫Lia。她还经历了很多,比如她和交往四年多的男朋友分手,比如最亲的grandma去世(没有说是奶奶还是外婆)......

 

总之,这个案例使我同理心泛滥,Zoom的这端已经泣不成声。

 

Lia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啊!在工作中碰到的也已经数不过来了。在我们那一代,很多孩子因为父母忙,要“革命”,孩子交给祖父母带,送去全托,托付给亲戚甚至素不相识的“奶妈”。后来出国潮的一代,父母在国外学习、打工,为了生存和发展,还有的为了让孩子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把孩子送回国内,一呆就是经年。在后来,中国经济腾飞,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生活提高了,为了“培养”孩子,也有不少的孩子,从小,有的从幼儿园开始,就生活在“贵族学校”里,或寄宿在“教育质量高”的地区的人家(朋友、亲戚、或“陌生人”家里,或者把孩子放在一个城市,请一个保姆/保镖照顾孩子的生活。)

 

当然,并不是所有这些孩子都发展出严重的心理问题,但无疑,和所有人生经历一样,这样的经历也会对他们产生影响,打上烙印。也许有好的影响,也许有坏的影响。通常二者都有。

 

这样的经历更容易使孩子没有一个固定的依恋对象,更容易形成非安全对依恋模式,进而影响今后和父母以及配偶、孩子、朋友、和他人的关系。孤独感可能是长驻在内心深处的一种感觉,挥之不去。可能难以信任别人,具有更敏感、防御的内心。

 

经常变换的环境,需要她们“培养”自己的高适应能力,他们更有可能发展出察言观色,对他人情绪变化的高度敏感能力。而这种“能力”其实是在充满不安全、不确定因素存在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是在不安、害怕、防御的内心世界的fantasy,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以及现实信号的复杂的相互作用中,在日复一日的生活历程中“培养”出来的一种生存技能。这种能力有其有用的一面,比如你能够较快地注意到他人情绪的改变,并及时作出反应,及时地化解“危机”,这是很多情景和职业需要的一种能力。这样的人可能显得谦逊、体贴、谨小慎微、不那么自我、为他人着想等等。

 

但是,长久以往,这样的人,可能会感觉自己的需求总是得不到满足,内心总是不踏实,也就是我们说的缺乏安全感缺(安全感缺乏不止这些人有)。

 

很多这样的孩子也是缺爱的(至少主观感觉如此。大人当然会说我们已经为你付出了很多啦,都是为你好啦,因为爱你才这么做的啦)。就算是遇到非常好的人,一方面感觉他们给了自己很多的爱,但和其他孩子相比又会感到自己得到但爱和其他人不一样。比如Lia,在学校里会被唤做“parentless”(没有爹娘的孩子)。

 

一个缺乏爱的人(因其它原因使你感觉缺爱也是一样),因为曾经体验过没有爱的孤独,可能会在其它关系里寻找弥补,比如会和很多人上床:“I went to bed with every single man in NY."(就像Lia一样。Lia的 promiscuity 除了还带有报复世界/命运的性质);或者害怕失去现有的“爱”,害怕被抛弃;或者难以离开一段 abusive 或者已经完全没有爱的关系。

 

被抛弃(这里不但指physical的抛弃,也指精神和心理上的遗弃)的心理创伤是很完全治愈的,而且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试着闭上眼睛体会一个小孩子的生存状态:一个弱小的小孩,渺小、没有力气、认知能力有限(但已经有了一个发达敏感的神经系统能够接受外界的信号、刺激,并被外界持续地塑造着)、没有独立生存能力,来到这个世界上,这样的年龄需要大人(attachment object)给予全身心的呵护,除了对身体的照顾,还需要对心灵的呵护、指引,一点一滴。这个孩子和母亲有着天然的联系,从安全的子宫降生下来的那一天,母亲的存在---陪伴九个月的母亲的心跳声、母亲的气味、母亲的声音,这些的存在都给孩子带来熟悉感、持续感、安全感。如果把这个孩子从母亲身边带走,就好比把他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你还记得刚刚来到加拿大时的惶恐不安吗?别忘了,你来的时候已经是个成人,很可能起码也是个teen了。如果你来时还是个孩子,而且没有家长的陪伴,I feel sorry for you)。他的无助和惶恐可想而知!

 

有一天,一个人说: “我就是从幼儿园就开始boarding的,现在就发展很好,而且我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你的这句话本身就让人觉得不大对劲呢...)”。好吧,congratulations!还是那句话,我相信大多数人没在父母身边成长但孩子都没有发展出严重的心理问题,但无疑,和所有人生经历都会对人产生影响一样,我相信你已经被这个经历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许好的,也许坏的,通常二者都有。

 

跟祖父母长大的孩子还会面临一个问题,就像Lia一样,因为他们的衰老,等你长到一定年龄,就不能继续照顾你了。或者因为教育或经济的原因,不得不离开祖父母,就算你和他们发展出了安全的依恋关系,他们在你还需要他们支持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支持的能力;在你还很年轻的时候,他们就离开了人世,使你在漫长的人世道路上“孤独地”凌乱。“感觉好孤独啊!” ,“心里没有着落了” ,“没有家的感觉了”,“感觉像孤儿一样” ...... 这都是我经常听到的表达。

 

最后,给Lia最美好的祝福,给每个漂泊的灵魂一个大大的拥抱!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

 


Francy Wang
王方

April 17, 2021, in Toronto

关注FWT微信号:FrancyWang-Toronto            

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方心理阅读文章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