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 (之二)(原创)

2012/01/02 admin 57

 

感叹过,欣赏过,现在言归正传(或许这才是外传)来“笑谈”一下“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心理学意义。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容若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这首诗表达的是 什麽呢?两个字——遗憾。人生有太多的遗憾。但人生之所以有遗憾,是因为当初的美好和现时不如意的对照。人多是健忘的,但是在事情越变越好的情况下,正是 所谓的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当你在欢笑时,不但记不起当初的苦痛,而且也会忽略他人在经历的痛苦。当事情不尽人意时,记忆力就会出奇地好,过去的种种好 就总是浮现在眼前,巴不得回到从前,那春风得意,那花前月下,那繁华盛世。要是人生只如初见,该有多好!可惜……你想回到从前,只是时光不同意。但说到底,这也是对美好的一种追求和向往,或因生不逢时,或因为一失足铸就千古恨,或遇人不淑……喂,有没有卖后悔药的呀?时间机器也行。

 

我们或多或少地会怀念过去,谁心里没有那麽一个soft point让您回味无穷呢?我们也清楚地知道时光不可倒流(除非您真的insane了)。我们所怀念的只是那些美好的感觉,刻心铭骨的情感,feelings。 又是情感,又回到了情感。拿爱情来说,人们寻寻觅觅,寻找的是自己的另一半,就象传说中的那样。那麽什麽是自己的另一半呢?什麽人吸引你让你心跳不止呢? 什麽人让你感觉舒服并产生深深的感情呢?什麽人让你念念不忘呢?什麽人能和你天长地久呢?想过这些问题吗?我想您多多少少是想过的。那麽那个人,用心理学 的一种理论来讲,就是你的self-object,自我客体。人们可以从这样的人(self-object)上找到“自恋式体验“(narcissistic experiencee),也就是说您就好象在这个人身上找到了自我的延伸,把在童年时代没有得到满足的一些需要(我们都有一些)在这样一个人身上或者在与他/她的相互关系中得到了满足。这样的一个人(self-object) 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她/他可以是您的母亲、爱人、朋友、师长,有了这样一个人,会是您感到满足、自信、幸福。我们终其一生,如果找到了这样一个 人,就是幸运的。我们在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因为生命中缺乏这样一个自我客体而在精神上挣扎的人,也经常可以看到因为失去这样一个自我客体而终生痛苦愧恨的 人,也见到在想象中和虚拟网络中来满足自我客体需要的人。

 

那麽,如果人生 果真一直如初见,那会怎样呢?你愿意一直做那个懵懂青涩的少年吗?你愿意错过生命中后来的诸多精彩吗?你愿意没有后来和你相濡与沫的爱人吗?愿意你可爱的 孩子不存在吗?你愿意不要你后来的事业和以后认识的朋友吗?你不会想的,因为,时光是流淌的,生命是延伸的,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它的发展任务。因为这样, 生命才变得丰富多彩。您会说,是的,我愿意要所有的这些,可是我还是想要那个时刻,那段时光逗留。您不舍的正是那个感觉,那个让人心动心颤热血沸腾的感 觉。

 

可是,有舍才有得。接受和取舍,是生命永恒的任务。有时真的不喜欢那些文人墨客的多愁善感,象纳兰容若,天生富贵锦衣玉食,但还是一生不开心。要是在当今,倒希望他能看看心理医生了。

 

Francy Wang 王方finished at 10:48pm on September 15, 2009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