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自我的角度看《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原创)

2012/01/02 admin 369

 


安迪,一个银行家,因为妻子被谋杀被冤枉,判终身监禁。他看起来懦弱好欺,实则信念坚定,有着惊人的毅力。他顶着天大的冤枉,在狱中饱受折磨和侮辱,始终没有放弃重获自由的希望。他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用了二十年的时间,用一把小到不能再小的铁锤,在坚固的不能再坚固的监狱的墙中,掘了一个通道,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里,爬过恶臭污秽的下水道,得到了自由。

多年之前,当我第一次看到安迪站在磅礴的大雨中呼吸自由的空气时。我的泪水,代表着压抑的释放,也顺着面颊磅礴地流淌。 安迪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说来不好意思,我的一生,好像没有怎麽崇拜过那些干过轰轰烈烈的事业的伟大人物,因为他们的事业不是一个人的事业,尽管他们的领导力,也是一种难得的能力。但安迪,一个从监狱里逃出来的一个“普通人”,一个看似弱不禁风的书生,以他人格的力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从和朋友及病人的交谈中,我逐渐发现很多人都喜欢安迪,甚至把他作为“role model”,希望自己在逆境中能做到安迪那样。所以,有时就想这是为什麽?狱中那麽多人,为什麽只有安迪做到了? 这大概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有一个异常稳固的自我(self)。

自我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是对自己的一种感觉,其中可能包含有丰富的内容,比如,自己的好坏美丑、有能力、没能力、开放、保守、害羞、讨人喜欢、讨人厌。。。等等所有你可以用语言和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对自己的定义。有的人的自我是比较稳定的。稳定的自我不因环境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他也许会沮丧,会有挫折感,会愤怒,但对自己基本的认识或感觉不变。这样的自我遇到挫折后仍然可以重整旗鼓,很快拾起丢失的自信, 调整目标而重新开始。 不稳定的自我,则恰恰相反。当一个人的自我不那麽稳定时,他对自己的感觉则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当事情一切顺利时,当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当受到他人的赞扬时,当被人吹捧和拍马屁时,就会自我膨胀,洋洋自得,觉得老子天下第一。而一旦受到挫折时,或被人批评时,则对自己产生怀疑,一蹶不振,或将一切过错归咎于环境或他人,表现出愤怒。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经不起挫折,或者cannot play。因为他的自我是不稳定的,他的内部环境是游移的,他对自己的感觉是靠外界因素支撑起来的。当遇到挫折时,他的自我就轰然坍塌。这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

那麽为什麽人的自我稳定性不一样呢?一般人认为这和先天的气质和后天的成长环境有关,也就是常说的nature and nurture。就后天的环境(nurture) 来说,人的自我的形成和早年的经历密切相关,特别是和母亲或者和幼年期照顾你的人相处的经历有关。这里涉及到的问题方方面面,简而言之,如果小时候你得到的是鼓励和认可,如果你生长的环境稳定可靠,你的只我就可能比较稳定,对自我的感觉比较solid, 你会觉得自己比较有控制力,对自己的感觉较少地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得到的是批评和否认,你的自我可能就不那麽solid,对自己可能就比较容易怀疑,特别当外界环境对自己不利 时,受到挫折和打击的时侯。 我们都会多多少少的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都会在某个时候对自己产生怀疑,产生挫折感,进行自责和感觉沮丧,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有一个经典的对白,是安迪的黑人朋友说的: "These walls are kind of funny like that. First you hate them, then you get used to them. Enough time passed, get so you depend on them. That’s institutionalizing." 随着人生经历的延长,我们都多多少少地学会适应环境,这是一个生存的能力,在很多时候我们得益于此。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也在其中丧失了真正的自我,放弃了自我,我们被institutionalize 了。在重刑监狱那样的环境,被毒打,强奸,折磨,有几个人象安迪一样契而不舍,花二十年的时间坚守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地实施自己的计划?安迪靠的是毅力,是长期知识的积累,但更重要的是他坚实的自我和在恶劣环境中对自我的坚守。他的自信没有在毒打中粉碎,没有因为受到侮辱而缩小,没有在有系统的institutionalization 中变形。作为心理分析师我经常会想,如果安迪是我的病人,他会告诉我一个什麽样的童年经历?他的父母提供给他的是一个什麽样的成长环境(非指物质环境)?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幼年的时候,当外界环境不是那麽好时(unfavored environment), 就会发展出一个非真实的自我(false self)。我们都会多多少少地形成这样一个非真实的自我,并多多少少地让这个非真实的自我支配自己的行为。这个非真实自我的产生是为了适应环境,是生存的需要。比如,当你在童年时,无论做什麽都不能让父母满意,得到的总是批评和指责时,发现当在学校取得好成绩可以取悦父母,你可能就会想方设法取得好成绩,就会特别看重学业的进步。好的成绩就成为支撑你自信的支柱。你可能真的学有所成,取得不菲的成绩,自己也自信满满,但是,万一有一天在学业上遇到挫折,或者当仅仅学业上的成就不能满足你所有的需要 (比如爱的需要)时,这个非真实的自我就遇到了麻烦,变得dysfunctional. 非真实自我的形成过程,就好比self institutionalize 的过程。我们也许可以离开外部的unfavored environment,离开形式上的“牢狱”,比如通过跳槽、移民,有几个人能冲破自己“心灵的牢狱”?在临床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人挣扎在自己“心灵的牢狱”的束缚中,只有经过比较长期的心理治疗才能一点点地认识到症结所在,并逐步的从中走出来。

Written by Francy Wang 王方,2008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