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话题

2022/04/06 admin 355

死亡话题

 

在我们的weekly group meeting 中,经常出现有意思的话题和感动的时刻,可能因为经常出现,所以失去了分享的兴趣。可今天为什么要分享呢?可能因为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分享出来可以卸下一部分沉重感吧?

今天的话题,哦,话题之一是关于死亡的讨论。

关于死亡的话题是从一个组员的问题开始的。

 

E:因抑郁症自死亡的人和要求安乐死的人有什么区别?

F:安乐死是一个人理性的选择而因抑郁自的人则是在理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作出的非理性举动。

 

比如电影明星阿兰德龙最近就做出了安乐死的决定。”  86岁的法国电影明星阿兰德龙(Alain Delon) 的儿子安东尼 (Anthony)在一次电视访谈中说,他的父亲要求安乐死,他决定站在父亲这一边。三月份,在中文媒体上看到这个消息,查了一下英文媒体,发现也有多家媒体报道。至少说明阿兰德龙是安乐死的支持者。

 

E:曾经一个家人患癌症,手术过后医生给我一个package,是帮助止痛用的,但里面的吗啡,如果一次用完,足够多死一个人了。

J:在医院里,医生总是要save the life,有时候人有求死的愿望,也应该尊重。

Y:有一个电影叫做 《Amour》讲述一个丈夫死生病的妻子的故事,我想最困难的应是那个丈夫。

C:那是真爱。

E:什么?

C:我是说那一定是因为他爱她不想让她多受罪。

F:即使因为爱她,心里也一定非常挣扎,得有多少矛盾的情感啊!

E:嗯。

 

图片关键词

(Picture was found onlin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post)


Amour》是一部2012年的法国电影,讲述一对八十多岁的老夫妻 Anne 和 Georges的老年生活。他们都是音乐教授,从年轻时相识相爱,有共同的音乐爱好,优雅知性。有一天,Anne在吃饭的时候,呆呆地坐在那儿,虽然眼睛还是眨着的但对Georges的话和呼喊没有反应,但过了一会儿就恢复过来了,但不记得刚才发生了什么。Anne是得了中风。去医院检查和手术后,落下了右半身半身不遂,出院后,老先生在家里照顾她, 照顾他的衣食起居,帮助她上厕所和锻炼肢体。Georges 也是一个老人,照顾起妻子来甚是吃力。孤单无依的两个老人,生活甚是压抑和苦闷。Anne请求丈夫不要再把自己送回医院了。有一次, Georges 参加一个朋友的葬礼回家,发现 Anne从轮椅上摔了下来,旁边的窗子开着,暗示Anne曾经试图跳楼自。后来,Anne中风加重,大小便失禁,语言功能丧失。Anne不想过这种没有尊严的生活了,拒绝喝水和进食。Georges 一气之下打了Anne一巴掌。他们都惊呆了。Goerge怔怔地看着妻子好一会儿,然后,他拿起一个枕头,捂在妻子脸上。

然后,他买来鲜花,仔细清洗和修剪之后,摆在妻子的四周。关上门......

 

Y: 我还想到曾经读到的一个日本风俗,当父母老了,孩子就把父母背到山顶上,任其死亡。

K:我知道那叫做 Ubasute,但不知道是否真的发生过。

 

图片关键词

(Picture was found onlin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post)


Ubasute,也叫Obasute,是父母遗弃(abandoning a parent),或祖父母遗弃 (grannny dumpling)的意思。当父母或祖父母年的时候,就把他们背到山顶上,任其死亡。在一个佛教的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儿子背着母亲上山,路上母亲伸手折断小树枝撒到地上,防止儿子找不到回家的路。有这样一首诗:

深山之中,

母亲为什么折断树枝?

一个又一个

她不是为了自己

她是为了自己的儿子

 

F:我记得读过在中国古代也有 “寄死窑”的习俗。当父母年的时候,儿子就在山上凿一个山洞,然后把父母放在山洞里,留下少量食物。老人在食物吃完之后,就死在山洞。

 

图片关键词

(Picture was found onlin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post)


据记载,在中国古代有这样的习俗,当父母活到60岁,孩子就在山上开一个山洞,把年的父母放在山洞里,只留下少量的食物。有人考察,这种习俗在古代确实存在,在湖北的官山镇就发现了大约四十多眼古时遗留下来的“寄死窑”。寄死窑的习俗是怎样终结的还不甚详,有一个民间《斗鼠计》的故事,说一个人的父亲60岁后,他不忍把父亲遗弃到寄死窑。后来,出现了“鼠患”——有人携黄牛大巨鼠前来挑衅,这个人的父亲告诉他老鼠怕猫,把猫养肥养大,放出去就可以消灭巨鼠。此人依计而行,果然消灭了老鼠。于是人们认识到老人是有智慧的,所以废除了寄死窑的风俗。当然,巨鼠的传说是无稽之谈,但可能和后来生产力的提高,人们有能力赡养老人和道德意识的变化有关。

但也有人说寄死窑其实是祭祀窑,因为谐音所以误传为寄死窑。

其实弑老的习俗在多种文化背景中都有传说,比如 德国 (焚烧)、希腊(60 岁以上的老人喝 毒芹汁自杀)、罗马(70以上,扔到河里)、因纽特人(Inuit)(放在冰上等死),伊朗/Scythians(死并吃掉老人),还有南斯拉夫等也有弑老的传统。这些传说都富有争议,但弑老及害生病的人的现象和安乐死现象应该在古时代是存在的。

据说印度仍然存在着非官方许可的弑老活动,叫做Thalaikoothal。当进行Thalaikoothal 的时候,人们会让老人和很多椰子汁,致其肾衰和高烧死亡。Thalaikoothal 在印度是非法的,但民间对它有一定的接受程度,有些老人也会自己选择进行 Thanlaikoothal。所以,进行 Thalaikoothal 之前会通知亲友参加仪式,过后也没有人举报。据称,印度每年有数十甚至上百的这类事件发生。

印度人对弑老事件的接受是不是和他们佛教的信仰有关,比如与其经受病痛的折磨,不如进入下一个轮回?

从哲学的观点看,古代的希腊哲学家 Pythagoras (Pythagorean doctrine)认为人的灵魂不能被禁锢在身体里面,认为肉体死亡之后,灵魂可以进入另一个身体而得以永生。所以,他们对肉体的死亡,包括弑老或安乐死更能接受。直到希波克拉底誓言提出即使被请求也不能给予毒药,即使被要求,也不能淹死一个人等,帮助人结束生命才成为不可接受的事情。从西方宗教来看,以前的异教徒,比如异教徒众多的 Greco-Roman Society (Greco-Roman society was dominated by pagan religions)对自和安乐死不是那么看重,而现代的基督教则认为只有上帝才能做生死的决定,自的人不能够进入天堂,那么自和安乐死就成为了禁忌?

 

(想声明一下:我绝对支持帮助抑郁的病人和预防自。这里只是对死亡认识变迁的一点点思考。)

 

E:曾经,我在医院实习的时候,一个年长的医生走路的时候绊掉了监护仪器上的导线,他非常自责,专门把我们叫过去谈这件事情。

Y:希望有人那时候也能够安慰一下这个年长医生......

F:医生的自率是很高的,28-40/100,000, 比普通人群高2-4倍呢。这可能和他们工作的超高压力有关。他们还要做life & death 的决定,有时还要看着自己的病人死去,可以想象,内疚、自责、矛盾、愤怒等是经常出现的情感。

J:我父亲因心脏病去世,主治医生说父亲走时没有痛苦而一个年轻的住院医生说她觉得是有痛苦的,而且她还是哭着说的。

F:用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在这种时候人们会通过投射和投射认同感受自己想感受到的东西,回避或否认某些不想要的感受,反应到意识层面,每个人的认知可能也是不一样的。而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可能没有可能得知。

C:今天我们为什么谈论死亡?你们知道吗?下次 meeting 的时间是中国的清明节,the tomb-sweeping  day。

J:什么是 tomb-sweeping  day?

F: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把坟墓扫干净。人们会在那一天去摆放食物和鲜花进行祭奠,烧纸钱,纪念死者,也期望祖先在天之灵保佑家人平安富足繁荣。

C:那一天也是人们踏青和野餐的日子,怀念故人的同时,不忘对生活的热爱。

 

在过去的两年多里,疫情在全球的肆虐,据统计(JHU CSSE COVID-19 data and Our World in Data), 截止上周,加拿大有37485人死于新冠,全球有6.12M的人死于新冠。

此刻,在乌克兰的土地上,炮声隆隆,无数的市民、士兵、动物因为战争而死亡和伤残,妻离子散,抛舍离家,颠簸流离。而因此而造成的空气污染和环境破坏,更不知会直接和间接地损害多少生命。

3月21日,东航飞机在广西坠落,132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了,至今仍然没有找到空难的原因。举国震惊和哀悼。那么有多少家庭因此受到影响?132?264?或更多?

据说,一个蝴蝶煽动薄薄的翅膀,引起周围空气流动的轻微改变,而这个改变的空气波动,传递开来,就没有谁能够计算出它会导致什么后果。或许瞬间的功夫就恢复了平静,或许...万里之外的一次龙卷风?或许一场海啸?

不确定感,这是最能引起人们焦的事情。而这是一个不确定的年代,仍未结束尚不确定是否还会反复的疫情,第三次时间大战的可能,核武器的威胁,经济的不景气......还有那些manic defenses!今天,一个来访者因为空难落下了泪水,另一个来访者因为焦而头晕、眼花,还有一个来访者因为疫情导致了恋情破裂,而他因为无助而要在治疗关系表现出来前所未有的掌控、主导的需求,还有和愤怒。

如果真有死神,那么这几年就是死神耀武扬威的时候。那么,今天在小组会议中出现死亡的话题就真不是偶然的时间,而是人们在意识层面对死亡的思考以及被压抑在潜意识里对死亡的恐惧的体现,当然包括小组中每个人对死亡的幻想、投射、以及投射认同的相互作用,以及团体无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


图片关键词

(Picture was found onlin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post)


死亡是什么?词典上说死亡是死亡或被死的行为,是一个生命或有机体的结束(the action or fact of dying or being killed; the end of the life of a person or organism)。弗洛伊德认为在我们的无意识不相信死亡,我们的无意识认为我们是不朽的。他还认为我们是无法想象自己的死亡的,因为当我们试图想象死亡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仍然是个旁观者。他还认为当我们惧怕死亡的时候其实是在惧怕其它的东西,比如分离、遗弃、丧失、病痛、阉割、未解决的内心冲突等。弗洛伊德还提出死亡驱力(death drive or Thanatos),死亡驱力和性驱力(sex drive or Eros)相反,它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但不是直接驱使去死,比如去自人,而是一步步地走向死亡。当一个人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Eros 使个体成长,种系延续;Thanatos 也开始起作用,比如有细胞死亡,衰老,驱使生命回到无生命的状态,即死亡。而死亡又带来生命的产生,比如细菌的生长,滋养其它生命,比如植物树木的生长。表现在行为方面,则通过强迫性重复、攻击、强迫行为等阻止创造力和生产力的方式表现出来,或者以损害健康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和不必要的冒险等。

战争是最暴力的攻击行为,是大规模伤的行为,是集体死亡驱力的体现。

在这样的年代,怎么会没有对死亡的焦虑呢Again,对死亡的焦是对分离、丧失等等的焦。这种焦体现在我们的小组meeting里,当死亡话题被涉及的时候,就得到了共鸣,得以延续和讨论。

而且,这种焦,在平时甚至在谈论的过程中也是被我们自己隔离、否认、或压抑的。


当我写这些的时候(3月27号),注意到3月26号是诗人海子卧轨自33周年的纪念日。海子最著名的诗句是: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1989.1.13)

 

他在另一首诗里写道: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太阳强烈

水波温柔

一层层白云覆盖着

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泥土高溅

扑打面颊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1985)

 

从这些诗句中我们感受到海子是一个热爱生命的诗意的人。可死亡带走了他,人间失去了一个诗意的灵魂,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损失。

 

细听,可以“听”到那隆隆的炮声吧?在不太平的年代,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愿生/Eros的力量升腾起来!

 

Francy Wang 王方

完成于2022.4.4日,清明节


图片关键词

(Picture was found onlin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post)


 

References:

https://www.donga.com/en/article/all/20220321/3262783/1

https://www.republicworld.com/entertainment-news/hollywood-news/alain-delon-iconic-french-actor-decides-to-resort-to-euthanasia-at-86-articleshow.html

https://www.world-today-news.com/actor-alain-delon-86-is-planning-a-euthanasia-he-doesnt-want-to-be-a-helpless-old-man/

Death: https://www.dictionary.com/browse/death

Ubasut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basute

Senicide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nicide

寄死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F%84%E6%AD%BB%E7%AA%91/2389177

Anderson, P. (2018). Doctors' Suicide Rate Highest of Any Profession. https://www.webmd.com/mental-health/news/20180508/doctors-suicide-rate-highest-of-any-profession

             



首页